大連健康 |春節假期,小心腸胃“鬧春”!
——
健康 |春節假期,小心腸胃“鬧春”!
盼望著,盼望著,
春節馬上就要來了
眼瞅著進入臘月,
距離回家的日子
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是不是已經歸心似箭了?
可是,你那點“屁事”解決了嗎?
你的腸胃可要小心哦
春節便血復發怎么辦?”“不敢吃不敢喝的,這胃腸病也太折磨人了。”每年春節期間都常聽到這樣的抱怨。
每到春節,走親訪友就如同趕集一般熱鬧,各種飯局牌局讓人應接不暇,從初一到初七,火鍋、海鮮、燒烤等飯局不曾間斷,胡吃海喝的同時,酒精自然是必需品。豐盛的菜肴,無限制的飲酒,極大滿足了五臟廟,卻害苦了自己的腸胃系統。如此 “折騰”上幾天后,“出口”麻煩便會不請自來。
其實,胃腸、胃腸疾病就是一種吃出來的病。每年春節前后都是胃腸、胃腸疾病的集中高發期。
春節期間為何胃腸及胃腸疾病高發呢?
1.春節期間胃腸及胃腸疾病多發可能與節假日人們的生活習慣突然改變有關,節日中多數人飲食中肉類會明顯增多,蔬菜類攝入較少,不少人會因此發生便秘,從而導致其他一系列胃腸及胃腸疾病的發生或加重;
2.辛辣刺激食物攝入增多。過節期間適量飲酒無可厚非,但不少人會飲酒過度,加之不少人喜歡吃川菜、火鍋等。中醫認為胃腸疾病的發生多因濕熱下注而至,辛辣刺激的飲食可加重濕熱之邪;
3.節假日不少人以休息為主,缺少運動,影響消化,易致便秘;
4.節日生活沒有規律,容易使人體的生物鐘被打亂,導致人體容易發生各種疾病。尤其是喜歡打牌及上網的人,久坐是導致胃腸及胃腸疾病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春節必得痔”“魔咒”
患上胃腸及胃腸疾病,確實是件煩心事,吃不香、睡不好,還要時時擔心胃腸部位突然襲來的尷尬。比如,最常見的便血,輕則手紙擦拭帶血,重則滴血甚至噴血;又比如肛門內有異物脫出;或因酒精刺激引起的肛門劇痛、墜脹等,原本過節的好心情則大打折扣。
大連胃腸醫院提醒,春節聚餐時更要注意身體健康,最好不要打破平時正常的生活和飲食規律,要勞逸結合,飲食上要注意少食辛辣刺激性食品,不要過量攝入高蛋白、高熱量食物,應酬較多時應適量增加水果、蔬菜尤其是粗纖維蔬菜的攝入。此外,可多吃富含纖維素的粗雜糧、蜂蜜、黑芝麻、花生米等,多喝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