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直腸息肉的病因詳解
——
大連東吳醫院專家介紹:直腸息肉泛指直腸黏膜上任何向直腸腔突起的贅生物,無論其大小、形狀、組織學類型如何,臨床均統稱為“息肉”。直腸息肉可單個也可多個,不良的生活習慣、飲食因素、遺傳因素、腸粘膜長期被炎癥刺激等因素均可使直腸息肉形成。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一下直腸息肉的發病原因。
直腸息肉的病因有哪些?專家指出主要和六大因素有關
1.炎癥刺激:直腸粘膜長期被炎癥刺激,可引起直腸粘膜的息肉生成。這是由于直腸粘膜的炎癥充血水腫,糜爛潰瘍愈合之后,導致疤痕逐漸收縮,形成息肉狀,又由于慢性炎癥刺激,致腺體阻塞,粘液儲留而發病。
2.糞便、異物刺激及機械性損傷:糞便粗渣和異物長期刺激直腸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的直腸粘膜損傷,使粘膜細胞出現異常增生,形成息肉。
3.飲食因素:飲食因素與直腸息肉的形成有一定關系,特別是細菌和膽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礎。
4.不良生活習慣:生活不規律,也可導致體液酸化,引起腸道細胞突變,增生等。
5.遺傳因素:一般認為,直腸息肉形成與遺傳因素有密切關系。從目前的研究情況來看,直腸息肉的發病基因可以由父母遺傳給后代子女,在遺傳機會上男女是均等的,沒有性別差異。
6.基因突變:目前國內外的研究情況表明,腺瘤性息肉的形成與基因突變有關。例如腸腺瘤性息肉的基因(APC)是一種抑癌基因,基因突變會引起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變甚至是結腸、直腸癌變。
專家提醒:有以下情況的人群更易患上直腸息肉,應注意預防
1.家族成員中有直腸息肉或直腸癌:直腸息肉的發病有一定的遺傳性,如果家族成員中有直腸息肉、直腸癌等直腸病變,那么家族中其他成員直腸息肉的發病率要比一般人高出10%左右。
2. 長期生活在直腸息肉的多發地區:如常年居住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地區等更易患上直腸息肉。
3.“兩高一低”飲食:長期高脂肪、高動物蛋白及低纖維素等飲食,嗜好油炸食物(像西方快餐食品),會增加患上直腸息肉的風險。
4.年齡:年齡超過50歲,如出現便血、肛門墜脹不適等癥狀,應警惕直腸息肉的發生。
5.有相關疾?。喝缁加薪Y腸炎、肝硬化、乳腺癌、膽囊切除術后等,更易并發直腸息肉。
患者最擔心的一個問題:直腸息肉會不會癌變
大連東吳醫院專家介紹,直腸息肉多數是帶蒂的圓形或橢圓形腫物,可突入腸腔上下移動,它是人體組織上多余的腫塊,約占消化道良性腫瘤的45~70%。專家強調,雖然直腸息肉是一種良性腫瘤,但是也不排除有惡變的可能,尤其是那種體積較大、寬基廣蒂的息肉,癌變的可能非常大。因此直腸息肉較好在初期就盡早進行手術治療,不但治療起來簡單,而且可以有效地預防直腸腫瘤。
專家推薦:治療直腸息肉的較好療法——HCPT無痛微創消融術
以前治療直腸息肉的傳統方法有不少,如手術治療、注射治療、藥物灌腸治療等,但都存在一些弊端。有的病人較痛苦,有的治療不夠有效,有的治療費用過高等等。隨著微創治療技術的出現,這些傳統方法漸漸淡出患者的視線,如今患者都更愿意采用微創技術來治療直腸息肉。
大連東吳醫院就是最先采用微創技術治療直腸息肉的醫院之一,早在幾年前就引進了當時最為先進的技術——HCPT無痛微創消融術。在日本Olympus無痛電子腸鏡的直視下,準確定位直腸息肉的部位、大小及數目,然后通過美國大力神HCPT腸腔治療儀的電容場產熱功能對病變部位作用,使息肉組織干結,病變部位毛細血管壞死,而后自然脫落。經臨床驗證,該技術對治療直腸息肉有較好的療效,具有治療過程無疼痛、不出血、快速有效、無需住院、不影響工作、治療后復發率低等諸多優勢。到目前為止,HCPT無痛微創消融術仍然是治療直腸息肉的較好療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