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女性為什么容易患痔瘡?
——
行業調研資料表明,肛門直腸疾病的發病率為59.1%,痔占所有肛腸疾病的87.25%,而其中又以內痔為常見,占所有肛腸疾病的52.19%。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發病率為67%,男性的發病率為53.9%;任何年齡都可發病,其中20-40歲的人較為多見,并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說。那么,為什么女性痔瘡的發病率高于男性呢?
網羅女性易患痔瘡的原因:
1.月經期:月經期體內激素會出現一定的波動,盆腔會充血壓迫直腸而致大便硬結,如廁久蹲會影響肛門的血液循環,使肛門負擔加重,常出現排便困難和間隔時間延長,每2-3天排便一次,使直腸及肛門充血、水腫,這樣不僅容易發生痔瘡,并且可使原有的痔病進一步加重。
2.妊娠期:妊娠期孕激素水平升高,導致體內水、鈉潴留,血管擴張。孕激素和松弛肽等激素作用使盆底與肛管支持組織松弛,加重肛墊下移。這是誘發因素。另一方面,妊娠期活動量小,胃腸蠕動慢,引起大便干燥,排出困難增加腹壓,干硬糞便易擦傷痔區粘膜引起出血。另外,妊娠期增大子宮壓迫,腹壓增大,盆底下降,神經牽拉導致括約肌功能異常,阻礙痔靜脈叢的回流,肛墊血液動力調控障礙是導致痔瘡發生的重要因素。
痔瘡對懷孕影響大嗎?點擊詢問在線預約
3.產褥期:產褥期的發病機會也較高。產婦分娩后,由于腹腔空虛,便意感變得遲鈍,加上腹壁松弛,活動減少,排便無力,加重了排便困難,常常數日無排便的感覺。糞便在腸道中滯留的時間過長,水分被吸收,變得高度硬結,甚至硬如羊屎,如果用力排便,就會損傷肛門直腸,引起痔瘡。
4.更年期:婦女到了更年期,與肛門功能有關的組織,如括約肌、肛提肌、恥骨直腸肌等同樣變得無力,肛門調控功能下降。與此同時,婦女更年期往往出現內分泌與神經功能失調,使人煩躁,有排便意又覺得排不凈,頻繁去廁所,增加了肛門負擔,也是誘發肛門疾病的因素。
此外,女性從事久坐久站性質的工作,工作壓力大,精神常處于緊張狀態,心理焦慮增加,容易忽視便意,忍便不排,久而久之導致習慣性便秘,成為誘導痔瘡發生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溫馨提示: >>>點擊進入網絡咨詢預約——了解更多關于女性痔瘡的檢查、治療、手術費用等,就診時免醫生掛號費和電子肛腸鏡檢查費用,到院無需排隊直接就診。

